设计
前沿视觉
  欢迎访问优本视觉!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高鹏:站在“未来驿站” 携手拥抱未来

iuben 网络整合 首页 > 资讯 > 人物书荐   收藏此文

近日,正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建院两周年,院长高鹏携22项教学成果举办“未来驿站”汇报展,向社会展示学院在探索设计教育新模式上的思考与实践,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着关于对“未来”的解读与期待。

未来的设计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设计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未来驿站”以“设计为未来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三个研究方向(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和五大教学实验室(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实验室,艺术与科技实验室,未来智慧生活实验室,未来智慧场景实验室,设计与教育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

你是否想过可以有朝一日免去洗衣的烦恼?或者想象出“茶”变成“茶砖”的形态以建筑材料的方式再次回归生活?设计与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些大胆的设想已经在未来设计学院找到了可能:

在“无限·生物材料计划”中,实验室师生通过跨专业领域合作将生物材料引入日常设计,利用生物材料的可加工性、可清洗性提高衣物的亲肤感,并减少其清洗次数。展厅中通过对海藻的提取而制作的包包具有可降解性,在兼顾造型设计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功效。

无限·生物材料计划

中国是一个茶消费大国,那么如何去处理那些无法被降解的废弃茶余呢?材料的循环利用也是实验室师生的重要课题,他们将茶叶废渣提炼制成可再生纸和餐具,甚至还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其去甲醛的特性,将茶废渣融入建筑材料,从而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循环利用,并同时有助于人类的健康生活。

关于废弃茶余循环利用的项目展示

与企业联合,通过项目进行教学,作品不再是脱离于生活的存在,在校园中实现“作品”向实际“产品”的无缝转换,是本次教学成果展的一大特色。在与美克美家合作共建的实验室项目中,谭平与高鹏两位院长通过自己对设计与艺术的理解重造了两款别具一格的限量版温莎椅,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实验室团队完成了整体产品分析、市场调研,并参与项目视频及宣传片的拍摄,不仅配合完成了限量款产品,更在这一过程中打通产品生产前后的所有相关工作,在全链条实践中拓展了设计思维的外延。

艺术与科技

艺术与科技方向面对的是前沿问题的概念性设计研究。基于科技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全面拓展,对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可视化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前沿方向进行概念性探索与实践。以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模式的技术性变革为基础,坚持可持续性创新探索。

“跨媒介合作创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项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开展合作创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它将为音乐创作人和舞蹈创作者提供全新的合作创作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介绍,项目是一次全新的跨学科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学科的底层逻辑。本次项目的合作伙伴来自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计算机媒体艺术学域,类似这样的跨学科共创,有助于开拓创新型教育合作伙伴,促进北师大设计学科发展、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跨媒介合作创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项目中,芭蕾舞者和汉唐舞者的标志姿态和精彩瞬间

“INSIGHTS/视界”项目基于响应式超快纳米光子生物检测芯片的开发,围绕“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融合开展科学产品设计,如用于核酸提取的指尖芯片、仿生检测芯片设计等。艺术与科技不可分割,它们的结合将为交叉学科带来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INSIGHTS/视界”项目是学院对于跨学科共创的有效尝试,将有益于学院未来的跨学科研究与发展。

“INSIGHTS视界”项目中,用于核酸提取的指尖芯片

此外,展览中还结合作品呈现了具有不同结构之美的分子美学,正如实验室同学高广利所言:“我认为艺术与科学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科技多学科交叉的融合创新。通过创新将人类感受力与数字世界联系在一起。”据悉,学院已在深圳福田区打造教学基地,成立未来实验室。

未来设计学院学生写下自己对艺术与科技的想法

设计与教育

以京师大学堂为前身的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依托于北师大现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因此其设计与教育板块无疑成为最吸睛的亮点。

从“为设计的教育”和“为教育的设计”两个角度切入,设计与教育方向致力于基础美育(以设计为语言)、公共教育(以设计为内容)和跨学科教育(以设计为路径)三个维度开展的革新探索。其内容不仅包括基础教育和社会美育阶段的设计研究、课程开发,更涉及各类教育场景如教学空间、教具产品、服饰等硬件设施的设计,从而实时追踪了解设计教育的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结合跨学科领域知识,运用设计创新思维,解决教育场景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更加立体、全面的思考设计与教育的全领域发展维度。


智慧教室概念及空间设计

作为全国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探索通过设计专业推动中小学跨学科融通教育,成为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设计思维”课程和“甲骨文明活化”课程是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师生针对小学第二课堂研发的设计美育系列课程,其中,“设计思维”课程已于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落地实施,课程包含全套教学方案设计,如教学大纲、课件、教具、课程材料等。参与课程项目的学生不仅担任课程的设计者,也全程参与课程的落地教学。引入跨学科设计教学策略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美育价值是该系列课程的重要亮点。

金凤小学美术教师代京男表示,项目课程通过选择符合小学生学情的主题,调动学生运用所学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有益于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设计趣味和价值。北师大在中小学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未来设计学院对于设计教育的探索,正好能充分利用北师大优势,解决国内中小学阶段普遍缺乏设计美育课程的问题。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研发的“设计思维”课程在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开展

展厅现场,还呈现了实验室设计的美育工作袍和不同季节的校服套装。其设计充分将服饰的功用性与不同年龄学生需求相结合:工作袍大量采用魔术贴材质,实现衣服的循环利用并有助于课程、游戏的灵活分组和辨识;口袋以可拆卸吸水布为材质,方便学生擦手、清洁,更加卫生;工作袍以磁力扣代替传统纽扣,从而便于穿脱,而在肘关节处的防水耐磨材质,更是时刻考虑到用户群体的使用细节。除此之外,夏季校服裤子通过可拆卸组合式设计实现了“一裤两穿”的效果,而考虑到学生成长发育期的长个儿问题,裤脚处还增加了环扣设计从而可以调节裤长适应身高的增长。大到整体视觉颜色的选择和匹配,小到一个细节的反光条或是领口袖口的处理,甚至是冬夏透风、保暖、防雨的考量,全面而系统的设计思维已然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服装设计”,这是基于对特定教育群体的深度研究。在此,设计不仅是服饰,更成为一种具有服务意识的工作思维和务实创新的使命感。


TAG:

© 2017-2024 版权所有 优本视觉IUBEN.CN 沪ICP备2022015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