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赛项名称
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
02命题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承办单位:触摸时间国际文创工作坊
03赛项主题
触摸时间·魅力节气
04主题释义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传承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赛事组委会拟在第十届大赛中继续设置以“触摸时间·魅力节气”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文创设计赛道。本赛道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发起,触摸时间国际文创工作坊承办,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文创设计,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以时代精神激发节气文化的生命力,用节气文化滋养精神根脉,凝聚奋进力量。
赛道倡导师生围绕“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深入发掘节气文化内涵,以一个节气或节气体系表达出的中国人对于时间、自然的理解为切入点,进而转化为文创作品。本赛道特别鼓励参赛者发掘“时间”背后的故事,突破节气物象表达。
05参赛对象
本科生研究生: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以及进修生等。
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专科生等。
高校教师:高校在职教师及聘任的行业导师、兼职教师等。
专业设计师:专业设计师及设计爱好者。
06投稿时间
2025年9月29日 – 2025年12月31日 23:59:59
07奖项设置
一等奖:组委会颁发证书(0.5%)
二等奖:组委会颁发证书(1%)
三等奖:组委会颁发证书(2%)
08作品类别及规格
一、作品类别:
面向个人和团队征集作品,作品涵盖三个类别及两个专题:
视觉传达(平面设计)类
包括:插画、漫画、海报、标识、产品包装、表情包、字体等
文创实体与空间类
包括:工艺品、玩具、文具、饰品、服装、餐食养生、智能设备等有形实物作品,以及建筑艺术、雕塑、装置等空间艺术与设计作品
数字艺术类
包括: 数字游戏作品、VR/AR软件等数字作品, 以及静态或动态数字创意影像作品
专题一:节气短视频
视频主标题为“触摸时间”,副标题自拟。视频内容为记录、诠释、展示或演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风物、传说或其他相关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表演、短剧、随手拍、微记录等
专题二:农耕文明与博物馆
征集以博物馆、农耕文明等元素相结合的特定文化创意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平面设计类、实物创作类、研学课程及数字化作品
二、作品规格要求:
作品文件
图片作品:单幅作品须A3幅面、纵向构图排版、JPG、RGB或CMYK,不超过3张(若为系列作品,请合并为3个文件上传);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若另附动态呈现作品,须为GIF格式、不小于72dpi,节奏流畅不卡顿;单张图片不超过10M。
视频作品:MP4文件格式,高宽比9:16或16:9,屏幕分辨率≥720*1280,时间长度控制300秒以内,不超过500M;(不得自行设置水印或LOGO,可以配字幕,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参赛者的个人和单位信息)
展示海报
1张,并将作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结构示意图、外观尺寸、材质材料分析图及三视图等编排至赛事系统内模板中。视频类作品截取不少于5个作品画面进行排版至统一模板中。
备注:
如为实物作品,尺寸及规格不限,工艺及材质不限,线上报名只提交实物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图片类作品,创作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视频类作品,创作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本赛道支持采用AI辅助设计,但需在作品说明的显要位置进行标注。
09特别声明
所有投稿作品及论文的署名权归投稿者所有。
主办单位对所有来稿并获得等级奖的作品及论文拥有但不限于进行复制用以宣传、信息网络传播、出版、发行、展览、改编等权利。
本次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来稿一律不予退还,投稿人需保留作品和文字原稿,以备查证。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符合民族文化传统。作品内容涉及有国家当代疆域版图的,以中国国家相关出版社或相关国家地图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相关地图为准,并在文档中说明本作品地图来源。
凡向主办单位投稿者,均被视为认可本公告所有条款,主办方保留对各项条款的修订及最终解释权。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近两年内原创作品,且截止投稿前未获得过其他赛事省级以上等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