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视觉艺术
  投稿:uban@foxmail.com

2025古剑山·大学生AI艺术应用创新大赛

级别 : 院校赛    关注 : 2.25K+ 首页 > 征集 > AIGC视觉

中国绘画艺术自古便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从敦煌壁画的佛经故事到《清明上河图》的市井长卷,从文人山水的诗意寄托到民间年画的吉祥叙事,笔触之间皆承载着中华文明精神基因。在数字化时代,AI技术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全新表达方式——通过智能算法重构传统叙事逻辑,用数字笔墨续写东方文明史诗篇章。“古剑山·大学生AI艺术应用创新大赛·AI绘画设计大赛”立足新时代背景,号召全国青年创作者以系列绘画作品形式,通过AI技术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挖掘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数字画卷中焕发新生。我们期待创作者以AI为笔,以创意为墨,绘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韵,叙出中华传统故事之内涵。
★赛事单元主题★
“笔鉴山河·画叙中国——AI绘就东方故事新篇章”
★赛事单元时间★
2025年4月—12月
★组织架构★
联合发起: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社、重庆移通学院

主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
协办单位:晋中信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
媒体支持:新华网、中青报客户端、中青校媒
本次大赛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提供指导
★参赛要求★
创作主体参赛形式: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人数1-3人),鼓励跨学科组队(如艺术+计算机+文学专业协作)。
指导要求:每个团队允许1位教师作为指导顾问,但不可直接参与创作。
作品形式
参赛队伍或个人提交5-8幅的系列绘画作品,形成完整叙事单元;参赛队伍或个人仅能提供一组作品;单幅作品需具备独立审美价值,同时与其他作品构成逻辑关联(如时间线推进、空间场景转换、符号隐喻叠加)。
内容规范(三选一)
1.“千年叙事”·历史再现:基于典籍、文物、传世画作中的经典故事(如《木兰从军》《兰亭雅集》),进行AI视觉还原或创意重构;(例:5幅展现“郑和下西洋”从筹备到归航的关键节点)
2.“符号新绎”·元素融合:以传统纹样、建筑、器物等文化符号为线索(如龙纹、榫卯、青花瓷),通过系列画面演绎符号背后的文化寓意;(例:5幅分别以“琴棋书画剑”诠释“文人精神”)
3.“古法新生”·技法实验:运用AI技术模拟或创新传统绘画技法(如泼墨写意、界画工笔),讲述现代中国故事。(例:从水墨农耕到赛博山水,5幅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迭代)
视觉统一性规范
系列作品需保持统一视觉风格(如色彩体系、笔触特征、构图逻辑)
技术应用
AI技术强制要求:必须使用AI技术完成核心创作环节(如线稿生成、色彩渲染、构图布局);
鼓励传统绘画+AI绘画融合:允许结合手绘(纸质/数位板)进行后期修饰或局部重绘。
文化禁忌
禁止对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符号进行扭曲或娱乐化改编。
投稿方式
参赛选手或队伍可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投稿二维码

1744206254-19c6fca396aabc401c661bb4d7d0dc89.png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大赛QQ咨询群,赛事相关信息与反馈在咨询群统一交流与解答:
大赛组委会邮箱:ytxy@cqytxy.edu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数量:5-8幅的系列绘画作品,作品需要有连贯性。
命名方式:作品名-序号(例:18787878787-《丝路》-01)
质量:单幅分辨率≥300dpi,文件大小控制在5MB-10MB格式:JPEG
2.报名表
填写《古剑山·大学生AI艺术应用创新大赛(AI墨韵·国风新作单元)参赛报名表》。
命名方式:作品名-《参赛报名表》(例:《丝路》-《参赛报名表》)格式:PDF
3.原创声明
签署《原创承诺书》(组委会提供模板,参赛选手手签并扫描)需承诺作品无版权争议,若使用第三方素材,需附授权证明扫描件。
命名方式:作品名-《原创承诺书》(例:《丝路》-《原创承诺书》)格式:PDF
4.作品阐述
作品说明:200字内故事梗概、系列作品的叙事逻辑
创意阐述:创作灵感来源、文化内涵解读
创作过程(附创作过程截图):AI工具清单及使用环节、AI与手绘的协作比例、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命名方式:作品名-《作品阐述》(例:《丝路》-《作品阐述》)格式:PDF
5.创作过程
创作过程视频(100MB以内)
命名方式:作品名-创作过程(例:《丝路》-创作过程)
格式:MP4
6.学生证
提供创作团队所有成员学生证
命名方式:作品名-学生证-1(例:《丝路》-学生证-1)格式:JPEG
特别说明:以上所有材料需打包提交,文件夹命名为“省份-学校-作品名”(例:重庆市-重庆移通学院-《丝路》)。线上报名需填写正确链接,文件不完整、损坏、链接失效均视为放弃比赛。
★赛事流程★
1.报名阶段:即日起—2025年7月18日截止。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报名信息,包括个人或团队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参赛作品初稿(草图或概念图),以便初步了解参赛作品方向。

2.作品提交:报名期限内,参赛者按要求将完整作品及创作说明上传至指定平台,详细注明作品名称、作者信息、所属院校、联系方式等。
3.评选阶段:邀请专业评委团从创意、技法、AI 融合度、艺术表现力、文化内涵等维度进行打分,评选出获奖作品。
4.公示阶段:9月中旬在官方平台公示决赛入围名单,公示时间为7天。10月底至11月,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需要前往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参与决赛,角逐比赛名次。
5.结果公布与颁奖:在官方渠道(官网、社交媒体、线下发布会)公布获奖名单,举办线下颁奖典礼,邀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奖金及奖杯,增强仪式感与荣誉感。
6.展览:在重庆移通学院校内艺术展厅或当地知名美术馆举办线下展览,展示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向公众开放,提升大赛影响力。
★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在任何公共媒体(包括互联网)上发布过。大赛组委会一旦发现参赛作品或其一部分已在互联网等公共媒体上先行刊载、发布,或涉嫌抄袭,将严肃处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2.必须使用AI技术完成核心创作环节(如线稿生成、色彩渲染、构图布局);允许结合手绘(纸质/数位板)进行后期修饰或局部重绘;参赛作品应传播正能量,禁止对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符号进行扭曲或娱乐化改编。
3.所有参赛作品将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
4.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但主办方拥有媒体宣传使用权。对于入围和获奖作品,除非特别申明,组委会有权无偿在媒体上展示、展出,或用于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活动。
★赛事愿景★
文化传承创新大赛鼓励通过系列化绘画叙事(如历史事件连环呈现、神话IP视觉新编、传统符号现代表达),构建具有时空纵深感的中国故事图景。
技术赋能创作
探索AI在连续性叙事生成(如角色一致性控制、场景动态关联)、传统技法数字化模拟(如AI皴法渲染、工笔线条优化)中的突破性应用。
国际传播实践
通过视觉化叙事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打造兼具东方美学与全球语境的“可传播、可衍生、可互动”的中国故事IP。
★奖项设置★
“古剑山·大学生AI艺术应用创新大赛·AI绘画设计大赛”从今日起全面启动,关注持续获得赛事最新资讯,开启你的艺术创作之旅。用AI技术续写东方文明史诗,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以上细则最终解释权归古剑山·大学生AI艺术应用创新大赛组委会所有。

TAG: AI 创新 古剑山 大学生

大赛奖项